《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9 03:01:41

【教学目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3

1、知识教学点:

⑴ 生字:旷、蠢、灶、蘑菇、岔。

⑵ 新词: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垂头丧气、轻蔑。

⑶ 理解重点句:

①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② 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2、能力训练点:

⑴ 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⑵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⑶ 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3、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 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⑵ 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2、难点: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3、解决办法:

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加强朗读。

二、整体感知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正音:削 xiāo 空 kòng 塞 sāi

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

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搭拉:向下垂。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⑴ 板书课题,学生自悟。

⑵ 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4、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5、布置作业:

⑴ 朗读课文。

⑵ 抄写课后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全文,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

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⑴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⑵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二、阅读第二段

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画在书上。

3、讨论:

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三、指读第三段,讨论

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

(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

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

(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

四、默读第四段,思考

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

六、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

七、布置作业

1、造句即便……也……

2、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

查看更多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3】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s://m.zidianwang.com/yuwen_vyxqtyqttfin/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