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助潜能开发一臂之力

教学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20 04:44:57

一、阅读名著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理论基础

阅读名著,助潜能开发一臂之力

1、从生理角度来看:首先,儿童阅读经典名著时,眼睛看着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理解及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阅读的过程,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2至5倍。其次,在阅读名著的过程当中,没有特定的要求和压力,松懈、有趣,使脑波从β波转换至α波,也就是说,小孩在阅读名著时有机会舒解身心压力,并能在α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

2、从人文素质来看:古今中外,阅读内容繁复无穷,难以计数,而经典名著是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结果,是最经得起揣摩、消化的;是历代圣贤名士的智慧精华;是世界文化的精髓,是全世界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太重要了!假以时日,孩子们在阅读中多少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陶冶性情。对于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人文文化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美国80年代诺贝尔资金获得者斯佩理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表明人文文化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首要的作用。

3、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素质教育关键是开发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但是,对科技知识、文化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决不是离开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仅靠数理化、外语等学科的教学就可以完成的。

4、从语文学习本身来看: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其次,“一个民族数千年文化,其精华只不过几本经典之作而已。经典之中,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不朽范例,也可以精选出数十百短篇以作代表。如能熟透这数十百篇,则单字自在其中,文法自在其中,文艺自在其中,思想自在其中。由此立下根基,则无书不可读,无理不可通矣,此执简御繁之道也。”再次,儿童天生直觉能力极强,只要有千百句语句常在口头绕心头转,久而久之,自能融会旁通,进而应用自如,语文能力之潜进自然毋庸置疑。

二、阅读名著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阅读名著的合理运行机制

1、安排阅读时间

将机械的抄写作业尽量压缩,规定学生视各自生活实际,每日辟出半小时左右有计划地阅读名著。我们学校规定每周一和三的中午12点到12点三刻为午读时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固定的时间段组织好读书。

2、进行有序指导

要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需循序渐进,加强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引导。

A、从选择内容上来说:我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要求为参考,低年级以奇闻趣事、童话传奇之类的短篇或短篇集为主,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格列佛游记》等;中、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有重点地推荐一些长篇作品,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较长时段、较宽领域的典型化生活场景,从中易于领悟人生的真谛、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享受与作者、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愉悦、充实、净化情感世界。从语文的角度来讲,这些作品涉及了众多的生活场景描写,运用了丰富的语汇,能体现出作家作品的风格,可以让读者有多方面的收获。

B、从阅读养成上来说:第一阶段以激发兴趣为重点,第二阶段以养成习惯为重点,第三阶段以优化方法、拓展途径为重点。

3、开展丰富活动

小学生爱动好表现,易于受同伴的影响,教师如能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定能保持学生阅读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每周两次的课外阅读时间中均留出十分钟左右开展各种读书竞赛、小辩论、朗诵表演等活动,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以激励学生;另外,针对学生阅读热点,利用晨周会课,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今年暑假及9、10月份,中央电视台相继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孩子们谈的是《三国》、《水浒》,自由选择读的名著也是《三国》、《水浒》。于是,我们班委会决定组织发动了“学《三国》、说《三国》”和“给《水浒》人物画像”两期中队活动,并将活动成果布置在中队板报上。通过活动,使队员们对学过的有关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阅读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古典文学知识。也扩展了队员们的思维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深入探究

学习,需要深入探究的态度。部分孩子,在休息时间往往找本书读读,寻找些趣味、刺激,可称为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没有负担,可随心所欲,最易为学生接受,开卷有益,收获不能说没有。

中、高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已经养成之后,除了消遣性阅读之外,更多的是学习性的阅读。要求他们面对难度适中的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时不要轻易放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字、不明白的句子,字典、词典放在案头随时翻阅。要沉湎于作品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整体把握、抓住要点、批划圈点,消化吸收。

在此基础上,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针对需要探究的专题,寻找相关的阅读材料,在阅读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得出较科学的结论。或针对某一作品,鼓励交流、鼓励辩论、提倡写读后感,在阅读中将感性材料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尝试进行鉴赏性阅读。

(三)引导学生将阅读收益学以致用

我国经典诗文学家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说过:“孩子们不可能读那么多哲学,作那么多形而上的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突破了国界限制来读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的名著名篇都有许多至理名言,都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读过了《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让学生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力量;读过了《爱的教育》,教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为善,友爱他人。读过了《三国演义》,激励学生生发出了解政治、关心军事等热望……

另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广泛地阅读积累可以促成学生厚积薄发,写出有质量的作文来。庞煜小朋友在二年级的暑假中阅读了《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之后,浮想连翩,我及时鼓励他把所想到的写下来,于是一篇《鲁军星历险记》诞生了,共计九章三千多字。虽然文笔稚嫩、情节简单,且明显有模仿的痕迹。但对于一个刚刚念过两年语文的小学生来说,语言的丰富、结构的安排是很不容易的,这些都得益于名著的阅读和运用。

让学生每天读点名著,一本本经典名著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等,会随着诵读记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孩子的心灵。长期坚持,定会从经典中获得抵御浮躁的抗体;从名篇赏读中,提高认知水平,辨析能力,丰厚素养。让孩子们在深厚文化的熏陶中成长,提高整体素质,增加自学意识、自理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的国民素质一定能够得以提高。

查看更多
【阅读名著,助潜能开发一臂之力】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s://m.zidianwang.com/yuwen_reyqtyizmqki/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