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材解读:成长的快乐

教学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29 16:05:40

很喜欢读这篇课文,因为它押韵,句式整齐、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更因为它字里行间漫发出来的那份对生命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蚕姑娘》教材解读:成长的快乐

读这篇课文很多遍,一直都只是读到了课文表面所带给我们的信息:生动的语言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因而感觉课文很简单。然而再读课文,却发现了它的“不简单”。课文每一处都跳动着生命成长的音符。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蚕也不例外。在暖洋洋的春光里,它们迫不及待“钻”了出来。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不由富得联想到了小鸡的破壳而出,是啊,世界多么美好!生命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于是,它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生命的成长:“吃——睡——脱——醒——变”。看看这是一段怎样的成长经历哦:满足地吃(吃了几天桑叶)——舒适地睡(睡在蚕床上)——慢慢地脱(不吃也不动)——快乐地醒(从“醒了,醒了”这个词语中能体会到蚕姑娘对醒来的期待以及醒来后的兴奋)——惊喜地变(从“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变成了“又黄又瘦的蚕姑娘”)。这是蚕姑娘的第一回成长。教学时,可抓住“又黑又小”、“吃”、“睡”、“脱”、“醒”、“变”、“黄姑娘”等词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激发他们对“蚕姑娘”的喜爱之情。

由于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采用了相同的构段方式,因此,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的方法,奠定了感情的基调。所以,第三至五自然段,教师可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已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先生如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学这几个自然段,可以出示一张学习表格,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顺序地填写表格。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填写的表格,看看从中还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知识?(比如:“又( )又( )”的词语用法,除了文中的词语外,可让学生再说几组。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同时进一步激起他们对“蚕姑娘”的喜爱。)

从第六、七自然段中,我读到这快乐的生命成长是多么不易。看,生命的成长不再是“吃——睡——脱——醒——变”,而是“吃——爬——吐——盖”,是不是比前面的成长多了几分艰辛?不过,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又“过了好几天”,才“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在经历了成长的快乐与艰辛后,蚕姑娘完成了它一生的历史使命。生命如此短暂,却并不影响它的美丽。教学时,应让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之与前面的段落进行对比。并引导他们去体会、感悟词句中蕴涵的情感。

叶澜教授认为: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我想教师只有练就一双慧眼,引领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亮点,才能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让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生命成长的快乐。

查看更多
【《蚕姑娘》教材解读:成长的快乐】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s://m.zidianwang.com/yuwen_lyqtyisfwyfk/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