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的检测试题

考前练习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9:23

l、文学常识填空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的检测试题

①《左传》是的简称,又名,是我国第一部历史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其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②《国语》和《战国策》都属于史书,其中《国语》是我国这类史书中的一部史书,它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又主要是记言,故名为《国语》。而《战国策》的原名比较杂乱,后经汉代校编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③《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既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故被称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太后不肯,大臣强(qiǎng)谏勾践之地,南至于句(gōu)无

期(q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触龙说(shuì)赵太后

B、越王勾践栖于会(kuài)稽之上时时而间(jiān)进

媪之送燕(yān)后也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shèng)

C、使杞子、逢(páng)孙、扬孙戍之生二人,公与之饩(xì)

寡人请更(gēng)支子死,三月释其政(zhēng)

D、当(dāng)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bǔ)也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xī)贾(gǔ)人夏则资皮

3、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B、执其手面与之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吾其还也

4、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A、以乱易整,不武B、必以长安君为质

C、焉用亡郑以陪邻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越王勾践栖于会橇之上D、皆以美于徐公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耻”宇属于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姐寡人者,安与知耻B、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C、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D、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③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④乃致其众而誓之()()

⑤吾孰与徐公美()()

8、下列备旬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两句是()

A、以暴霹百姓之骨于中原B、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C、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郑也D、今齐地方千里

E、孰视之,自以为不如F、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H、然谋臣与爪牙之土

9、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或古今字),并写出相通《或相同)的两个字。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

()同()()同()()通()

D、令壮者无取老妇E、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F、甚矣,汝之不惠

()同()()同()()同()

G、明日,徐公来孰规之H、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同()()通()

10、读下列各句,然后按要求将有关句子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位置上。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⑤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⑥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A、句中加点词语属于表尊称的是。

B、句中加点词语属于表谦称的是。

C、句中加点词语属于使用讳饰手法(属于委婉说法)的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乃号令于三军曰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女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三个加点的词都是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指晋文公的妻子,秦伯的女儿)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封锁,指围困郑国和秦国)

④然谋臣与爪牙之土,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武土,属贬义词,指勾践的帮凶)

⑤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⑥失其所与,不知(与:动词,结交,这里和“所”组成名词性结构,意思是朋友或盟国)

⑦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只有)-

⑧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这里指委婉地对他人进行规劝)

⑨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趋:小步快走;谢:道歉)

⑩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⑦C、③⑤⑧⑨D、④⑤⑥⑩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A、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黄巢之入长安也,未尝复思有大作为D、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部分,句式类型和其它三句不完全相同的墨()

A、夫晋何厌之有B、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D、宋何罪之有

15、对下列课文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t)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越过晋国,把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是知道它的难处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

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3)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文:谁是国君呢?然而可以不去为他送死吗?

(4)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译文:地位高贵却没有什么功勋,俸禄丰厚却没有功劳,并且拥有的珍贵器物很多。

16.联系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有误的打"X"。

(1)烛之武打动秦伯的原因,是他用巧妙的辞令揭示了事势必然之理。()

(2)越王勾践能最终灭吴,其根本原因是吴王夫差的麻痹大意,给越国以可乘之机。()

(3)邹忌进谏成功,除齐威王能纳谏除蔽,修明政治外,他所采用的讽喻方法也起了重

要的作用。()

(4)邹忌因“形貌昳丽”,就常窥镜自赏,并以此反复询问妻妾客人,让人觉得他有点矫

情、做作。()

(5)触龙说赵太后的方法和邹忌讽喻齐王的方法,尽管有所不同,但都是从生活小事说

起,从对方能感兴趣的话题人手,因而最终说服对方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①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②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③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④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⑤?妾自以有益于处女⑥.何为去我?处女⑦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节选白《战国策·秦策》

注释;①苏子:即苏代,苏秦的弟弟。②处女:古时指未出嫁的女子。

17,下列对“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甘茂亡秦,且之齐’中的“之”字,与《陈涉世家》中“辗耕之垄上”的“之”字都是动词,意义相同。

B、“处女相与语,欲去之”的“之”字与《捕蛇者说》中“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之”宇是两个指代对象不同的人称代词。

C、“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中的“之”字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D、“江上之处女”与“寡人之过也”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18、将文中7处“处女”分别组合,其中不包括“妾以无烛故”的“妾”的一组是()

A、①④⑤B、②③⑥C、④⑥⑦D、①②⑤

19、按要求在文中选择句子,填写在下面相应的类型后(每种类型只选一句)。

A、被动句:

B、宾语前置句:

C、定语后置句:

D、状语后置句:

20、“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的正确意思是()

A、为什么喜爱用余光去照四壁呢?B、为什么喜爱四壁上映照的余光呢?

C、为什么吝惜那些映照四壁的余光呢?D、为什么吝惜余光映照在四壁上呢?

21、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幸无我逐也

②善,请重公于齐

22、甘茂对苏代说:“量为足下扫塞布席”,他说这句话的真正意图是()

A、愿做苏代的仆人为他洒扫居室B、愿追随苏代左右为他谋划

C、愿在齐国为官以帮助苏代D、愿借重苏代的帮助而仕齐

23、在中,甘茂向苏代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式有什么特点?与本单元哪篇课文的表现特点相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7题。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求百兽而食之求:寻找

B、子以我为不信信:相信

C、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走:跑(逃跑)

D、其实畏王之甲兵也其实:那实际上(是)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由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②虎求百兽而食之()

③故遂与之行()

④兽见之皆走()

⑤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⑥犹百兽之畏虎也()

2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译文:

(2)果诚何如?

译文:

27、对这段文字的意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狐假虎威的故事讽刺荆宣王昏庸无能,看事情愚蠢。

B、借助狐假虎威的故事告诫荆宣王不要上昭奚恤的当。

C、借助狐假虎威的故事说明要有强大军队的原因。

D、借助狐假虎威的故事说明北方国家害怕昭奚恤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回答文后各题。

庄辛进谏(节选)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袄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五尺童子,方将调铅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蜻蛉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于是乃以执纒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注】①州侯:与下文的夏候、鄢陵君、寿陵君等,都是襄王的宠臣。②妖祥:凶吉的征兆。③流揜(yon):流亡。④蜻岭;蜻蜒。⑥黾塞:今河南信阳西南平靖关,当时楚国北部要塞。所以黾塞之内是指楚国境内,黾塞之外是指泰国。⑦挽圭:一种用作凭信的玉。

2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老悖乎悖:糊涂B、君主卒幸四子者不衰幸:宠爱

C、臣请辟于赵辟:征召D、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发:派遣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以乱易整,不武

C、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愉快!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的检测试题】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s://m.zidianwang.com/yuwen_dynqtgztbpkk/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