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晏子使楚》教案指导

课后练习   更新时间:2024-04-19 16:39:16

内容预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晏子使楚》教案指导

晏子使楚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晏子使楚》的故事颇具戏剧性,双方不太友善的对话中暗藏诸多机巧,楚王听说晏子是善于辞令之人,想借机刁难他,楚国君臣商议,决定通过诬蔑齐人为盗,进而诬蔑“齐人善盗”。这些贬损与侮辱,表面上是刁难晏子,实则矛头直指齐国。面对楚国君臣的挑衅,晏子临阵不乱,机警应变,巧施辩辞,应付裕如。针对楚王诬蔑齐人“善盗”,晏子引用橘化为枳的故事,类比推理出,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却盗,正是楚地水土、地气即社会环境造成,让楚王“反取病焉”。故事贯穿了一条思想主线:文章通过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用辞令战胜楚国君臣蓄谋的记叙,表现晏子忠于齐国的品格与机巧善辩的才能。晏子作为一名使者,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人物。他出使楚国反遭戏弄。面对楚国君臣的蓄意刁难、侮辱,若晏子翻脸,既显出使者笨拙无能,缺少风度,又会使两国关系形势紧张。因此,晏子不愠不火,机警设喻,使楚王自讨没趣,处于尴尬境地。晏子的对答措词委婉,柔中有刚,充满智慧大度,十分精妙,充分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过人的胆识及出众的辩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争霸。外交上的胜负,成为当时兼并战争的重要辅助手段。晏子出使楚国面对楚王妄自尊大,无缘无故欲辱来使,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对他本人的侮辱,而是关系到齐国的尊严,因此他在蛮霸的楚王面前不卑不亢,从容镇定,针锋相对地进行有力的反击,且乘胜反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使民善盗”的帽子扣到楚国人的头上,置楚王于理屈词穷的尴尬境地。表现了一位外交使臣不凡的勇气和智慧。

晏子折服楚王的话不长,却句句设伏,步步紧逼,终于胜利地折服了对方,显示了一位外交家所特有的应变才能。而愚钝逞强、目中无人的楚王最终只有陷入羁绊,彻底服输。

晏子这种应变的机智,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历经再长的岁月,依然闪烁着熠熠光彩。

此篇以叙事为主,情境构造简而有法,勾画人物能传神写态。大抵于发人深省的喜剧氛围中凸显人物的智愚美丑,而在栩栩如生的音容笑貌中隐含深刻的褒贬。

全文虽只一个“笑”字,而其实处处皆含“笑”趣:群臣自以为“智”的亵笑,“王视晏子”的黠笑,晏子看破伎俩的窃笑,楚王黔驴技穷的讪笑……读者阅之,也忍不住要掩口而笑。文章虽短,而写得一波三折,抑扬有致,这也是本文叙事的成功之处

二、问题探究

1.晏子面对楚人的侮辱,进行有力回击,他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从他自身来看,他头脑灵活,机智过人,善于辞令。

面对楚王的挑衅,如何选择一个两全之策,既坚持原则,不受人辱,又策略灵活,实现两国交好,这对晏子不能不是坚持气节和完成使命的双重考验。

晏子临阵不乱,谈笑自若,巧施辩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对方自取其辱。使读者不难领略晏子这位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及论辩、反击技巧。

晏子舌战荆楚地,也如后来的诸葛亮舌战东吴,力克群儒一样,令人惊心动魄。晏子以其极为犀利的语言和纵横捭阖的舌锋,显示了春秋时期我国雄辩家的雄辩方略和技艺。难怪同一时代的孔子称赞他:“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智矣。”而汉代司马迁则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其次,他善于运用打比方、类比推理的方法。

楚王侮辱晏子早有预谋,当晏子到来时,就开门见山地提出“齐人固善盗乎”的 疑问来迎接他,对于这一“礼遇”,晏子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的生长环境不同,所结的果实也不同。这一比方同时也是类比推理:人和橘一样,齐人在齐国不盗,而到了楚国为什么会偷盗呢?原因是在楚国就有这样的风气。这一回击,极其有力,使楚王尴尬不已。纵观全文,晏子在遭到不礼貌的侵犯后,并没有表现出常人的激愤,而是站在国家的利益上,用外交辞令回击楚王的中伤及国格的侮辱,从而维护了齐国的形象与尊严。因他忠于齐国又机灵善辩,所以他与楚王的斗争是针锋相对,但又很注意分寸,有理有节,他回驳的出发点及选材均是站在国家利益这个至高点上。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巧辩就会成为诡辩而使人物黯然失色。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晏子春秋》是记述晏子言行的散文作品。书中较富于文学意味的,是记述有关晏子行事的一些传说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突出表明晏子是一位临危不惧、忧国恤民、廉洁奉公、善于辞令的大臣。本文值得称道的是语言简洁质朴,通俗易懂。语言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个性突出,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例如“齐人固善盗乎”短短一句问话,就把楚王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神情刻画得活灵活现。“寡人反取病焉”又把他奚落人反被人奚落的尴尬面孔呈现于纸上。而晏子的反诘,句句千金,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正气,以及善于与论敌周旋的外交才干。话不在多,传神则灵。此则短文再次说明了这一道理。

思考与讨论

一、春秋争霸,外交成为胜败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重视辞令,成为当时的风气。晏子出使强大的楚国,受到楚王的侮辱时,是如何运用巧妙的言辞来反击楚王,并使楚王屈服的?

设置此题的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晏子的论辩艺术。晏子在论辩中战胜楚王,取决于晏子的勇气和机智。当楚王问晏子“齐人固善盗乎”时,晏子随机应变,以橘枳为喻进行类比推理,把自然界植物生长规律应用于社会生活,把善盗的原因归结为楚国的社会环境使然,使傲气十足的楚王自取其辱,陷入尴尬境地。

第一段写楚人设“辱”。通过简短的对话活画出楚王及群臣的形象。楚王的刁蛮好胜,群臣的阿谀迎合,通过一问一答的近于滑稽的描摹而呼之欲出,跃跃欲动。特别是“王曰”“对曰”的神态语调的重叠摹状,以及五个“也”字语气强弱的不同运用,更是韵味十足,余音缭绕,将设“辱”者自以为得计的得意嘴脸和盘托出,为下文写晏子的机智起了很好的衬笔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没有写晏子,而实在是笔笔写晏子。楚王宫廷上下的惊动,以及群臣煞有介事的商筹,都在为晏子的出场作紧锣密鼓的蓄势。写法如游龙戏珠,虽腾挪盘展,而笔笔不离其珠。第二段写晏子在楚王与群臣的围攻中从容镇定,应付自如;“王曰”与“对曰”不惮反复的搬演恰似令人啼笑皆非的“傀儡戏”,而一个“视”字则将楚王的“愚人心理”披露无遗。“晏子避席”无疑是给楚王一伙的热闹搬演泼了一盆冷水,而晏子也于故意作态的冷峻庄重中包寓有幽默的光芒。特别是有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一番宏论,更是譬喻精妙,顺势成理,并在逻辑上翻腾出奇,变宾为主,将颇有得意之色的楚王驳得哑口无言。这充分表现出晏子机警过人,习辞善辩的聪明才智。故事以楚王的自白认输结尾,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晏子“智”的一面。

二、按照现代观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并不科学。因为橘和枳本是不同品种,淮河以北的自然条件不适于橘树生长。但晏子面对楚王的刁难说出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设置此题的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晏子的论辩中的关键所在。晏子的目的是回击楚王诬蔑齐人善盗。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则盗,是楚的社会环境使然。从而论证了外界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楚人“辱”人反被“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者总是让愚人们在自以为聪明的表演中自呈其愚,而字里行间波荡着笑齿嗤嗤的无声嘲讽。其妙处更在于情境营造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人物的智愚也在喜剧的对比中显出幽默。

教学建议

一、我们的学生处在社会越来越开放、国与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对国际时事的关注较之建国以来任何时期的同龄人有了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此时看机智、爱国、颇具外交能力的晏子,一定能引发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确立美好的人生理想。那么,我们就以内容去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再将他们急于知晓内容的积极心理不着痕迹地转到扫清文字障碍的环节上,最终兴味盎然、不费气力地攻下这篇文言文。

二、本文只节选两段文字,基本上是由对话构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诵读,可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发动学生自查资料,结合晏子使楚的前两个故事,编写课本剧。并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评出最佳表演奖。

四、教师要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向学生说明论辩在当时外交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并学习晏子的论辩技巧,课后开一场辩论会,评出最佳辩手。

相关资料

一、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曾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足智多谋,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叙录《晏子春秋》,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子春秋》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写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语言明快、简洁、幽默而风趣,人物对话富于性格特征,特别是洋溢于人物语言中的幽默感,不但使故事意趣盎然,而且增加了语言的辛辣和机锋。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一些寓以生活哲理的比喻,后来成为独立的语汇或成语。

二、晏子使楚的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众多,且纷争不止,楚自从庄王一鸣惊人之后,迅速崛起,国力日强,骄横日甚。楚王更是野心勃勃,想要称霸诸侯,经常派兵攻打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国家,以显示自己的强大。一时间,迫于楚国的压力,诸侯国纷纷到楚国称臣朝贡。

此时齐桓公去世已近百年,齐国在诸侯中称霸的盛世已过,虽国力远不及楚国,但作为大国,雄风犹存。为了摆脱楚国的威胁,加强两国间的关系,齐王派遣晏子到楚国做友好访问。

三、《晏子使楚》鉴赏

此文记叙春秋时期齐国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的故事。晏子何时使楚,史无记载。他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其后为齐相,使楚当在早年。此时,齐桓公去世已近百年,齐国称霸的盛世已过,但作为大国,雄风犹存,在诸侯逐鹿中,仍处举足轻重的地位。楚自庄王一鸣惊人以后,迅速跃居五霸之列,国力日强,骄横日甚。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代表齐国使楚,受到楚王的冷落、戏弄,是不足怪的。

楚王恃强凌弱,在晏子还未入城时,就蓄意污辱;入城后,又全然不顾外交礼节,接二连三地对晏子予以捉弄和嘲笑。此文用洗练的笔触,生动传神地描述了楚王对晏子的“三辱”过程:一是戏弄他长得矮,不把他当人看,故意设狗洞让他钻;二是嘲笑晏子不配为使,讥笑齐国任人不当,显得“无人”;三是诬蔑齐人为盗,进而指责“齐人善盗”。这些贬损与侮辱,当然不是冲着晏子个人,而是矛头指向他所代表的齐国,以图在齐楚争雄中,保持自己的威慑力量,稳操外交上的胜券。倘若晏子仅从个人得失考虑,拒不入门,牙眼相对就是了。这样,个人和齐国的尊严是维护了,但出使的任务也化为泡影。如何选择一个两全之策,既坚持原则,不受人侮,又策略灵活,实现两国和好,不能不是坚持气节与完成使命的双重考验。

面对楚王的挑衅,晏子临阵不乱,谈笑自若,巧施辩辞,应付裕如。文章对晏子三驳楚王的刻画相当精彩,从中不难领略晏子这位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及论辩、反击技巧。接过对方的逻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其一也。楚王让其从小门入,意在给他一个下马威。晏子则毫不畏惧,据理反击:“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其暗含的一个逻辑三段论是:你让我从狗门入,你就是狗国。不费吹灰之力,即把拟狗之辱还给楚王。楚王讥笑晏子不堪使命,晏子则回答:“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接过楚王话题,轻易地又将“不肖”之诬回敬给楚王。若细加体味,前后两驳,也有些许不同。前者是义正词严地指出对方逻辑之谬。凡讲究礼仪的君子之邦,是不会让外国使臣从狗门而入的。让人从狗门入国者,必为狗国。分明是骂了对方,又不让对方难堪到无法容受的地步。紧接着又补了一句:“臣今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国而是楚国,故不应当从狗门入,一下子又巧妙地把楚国从“狗国”的尴尬地位上拉了回来,使对方既挨了骂,又无法还嘴,只落得个自知理亏,自讨没趣的下场。后一驳则是以退为进,反将一军。你认为我“不肖”,我就自认“不肖”,正因为我“不肖”,才不得使贤主,只好派到你这“不肖”的楚国,见你这“不肖”之主来。罗列事实,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妄,此其二也。楚王讥刺齐人委派晏子,属用人不当,显得齐国“无人”。晏子则将本意上的“有无人才”之辩,巧妙地转换为齐国“有无人”之辩,对以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口众多,“张袂”可以“成阴”,“挥汗”可以“成雨”,行人“比肩继踵”,何谓“无人”?楚王关于齐国“无人”之诬,一攻即破。取类引譬,指出对方论题的荒谬,此其三也。针对楚王诬齐人“善盗”,晏子引用化橘为枳的故事,说明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叶徒相似,味实不同,原因在于水土、地气不同。然后采用类比推理,指出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则盗,正是楚之水土、地气,即社会环境使然。

刘勰曾称晏子一书“事核而言练”(《文心雕龙·诸子》)。此则短文鲜明体现了这一特点。全书描写楚王和晏子的问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练,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的运用,颇符合人物的身份。全文楚王的话不多,且多为设问口气:“齐人无耶?”“然子何为使乎?”“齐人固善盗乎?”短短几句,便把楚王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神情传达得活灵活现。“寡人反取病焉。”又把他奚落人反被人奚落的尴尬面孔呈现于纸面。

而晏子的反诘,句句千金,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以及善于与论敌周旋的外交才干。话不在多,传神则灵。此则短文再次说明了这一道理。

(高若海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四、参考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正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让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盗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酒喝。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都爱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柑橘,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酸枳,(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楚王听了苦笑着说:“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五、《晏子使楚》前两则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

六、《史记·管晏列传》节选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年版)

查看更多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晏子使楚》教案指导】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s://m.zidianwang.com/yuwen_cyqyddkgqooi/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